《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  

第01版:要闻

守正创新 与新时代同行

摘要:守正创新 与新时代同行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曙光升腾,大地回春。指尖透过的时光,续写起南信大第59载的华章,迈进新时代的我们,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  在岁律更替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新年的祝福!  回望2018,南信大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南信大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上来;南信大人和衷共济、深自砥砺,以发展的实绩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又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年,我们用“自强”坚守特色。  我们始终根植气象,多学科的融合支撑“大气科学”在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卫冕“冠军”,新增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新增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综合排名全面挺进全球主流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前80位。我们始终情寄气象,《信大史话》的开讲立体展示了我校发展的纵深轨迹,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回溯南气人的沧桑与勤奋,让大学文化和精神扎根于师生内心。我们始终服务气象,新型智库建设、决策咨询初见成效,服务地方新型研发机构入选“两落地一融合”,气象学子遍布高山、海岛、极地、戈壁……传承与担当,一直在路上。  这一年,我们让“创新”引领方向。  全球引智,我们远赴大洋彼岸,向海外才俊发出殷切邀约,建立了江苏省首个“海外院士工作站”;我们大力培育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再增“杰青”“优青”等,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量质齐升,我们全面提升科研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科研经费稳步增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立项总数在省内高校排名前列,多项科研成果受到国际认可。教学相长,我们搭建教师磨砺与成长的平台,教师首次亮相中央气象台早间天气会商,构建了“三位一体”的专业认证体系,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获得突破;院士、国家首席预报员来校授课,“名家面对面”如沐春风。以人为本,我们创新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成立“龙山书院”,实施学生大类管理,面向行业推进学生“生源地实习”,激励学生创新创业,数学建模成绩位列全省第一,互联网+、挑战杯、无人机比赛等不断取得好成绩。  这一年,我们以“合作”重塑格局。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我们与国科大合作的首批三个大类本科培养顺利招生,与中科院20多个院所一一对接;我们与华为公司、航天宏图、墨迹天气、象辑知源、新华报业集团等知名企业强强联合;我们与中国气象局、海洋局、环保部等行业部委的深化合作与10个省气象局合作签约,进一步优化“合纵连横”;我们与无锡共建的滨江学院新校区正式迎来第一批新生;我们与世界气象组织的合作再深入,“回家之旅”收获良多;我们与美国圣约瑟夫大学、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挪威大气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朋友圈”不断扩大;我们已经培训了来自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余名学员,国际化之路越走越宽。  这一年,我们用“温暖”回馈师生。  新建的三栋学生宿舍如期交付并率先实现集中供冷供暖供热水三联供,让学校成为“最温暖的大学”。大礼堂、藕舫园、水塔公园、长望塔、北辰楼东阶教室、雷丁学院智慧教室等出新改造,南阶“考研教室”迎来首批“入驻”的考研学子,游泳馆即将竣工,“以生为本”深得人心。校园换新颜,新颜变“网红”,改造升级后的中苑老食堂成为学生打卡“圣地”,校园巴士地铁接驳车将服务师生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校领导组团当“班主任”、亲赴各地送达录取通知书,20名学生受聘第二届学生校长助理,为创新校园民主管理模式做出了有益探索。  风雨兼程,再回首已过万水千山。2018,忠实地记录了我们奋斗的足迹。“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我们更要远眺前行的路,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去迎接“最好的新时代”。  与新时代同行,新的使命需要更无畏的担当。展望2019,“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为我们明确方向和路径,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奋楫击水。60周年校庆筹备、合作共建、管理创新、多元化国际合作……使命在肩,没有退路,只有奋进担当。  与新时代同行,新的机遇需要更智慧的抉择。展望2019,改革发展的脚步决不能停歇。我们将进一步聚焦海内外高端人才,精准引进高水平师资;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服务水平,让师生员工更感暖心;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组织再造,激活内生动力,不断地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与新时代同行,新的挑战需要更持续的拼搏。展望2019,所有的事业依然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勠力同心、拼搏奋斗。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们要立足行业特色、服务国家战略、落实立德树人,“双一流”高校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惟不忘初心者进,惟同舟共济者强。南信大的“命运共同体”里需要每位师生的汗水、辛勤和奉献。  守正不渝,创新不止。与新时代同行、为新目标奋斗、在新征程建功、做新时代南信大人,用实干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力前行、勇开新局,不负使命,不负梦想,不负时代,我们将做的更好!  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我校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摘要:聚焦“ICT+专业” 共创智慧南信我校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报讯 12月23日,我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深圳坂田华为总部举行。双方将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行业优势、资源优势,聚焦ICT产业+专业领域产业融合,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气象现代化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李北群校长率队参观了华为公司总部园区,进一步了解了华为的企业文化和愿景。  签约仪式前,李北群校长与企业BG副总裁马悦进行了高层会谈。马悦副总裁表示,当前华为重点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SDN、人工智能等领域研发,并配合各行业利用这些先进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与成果转化。华为与南信大的合作将围绕共建 “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创新协作平台”“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及“国际化发展窗口”四方面展开。同时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强强联合,共同成长。  李北群校长表示,南信大和华为拥有共同的使命理想,有丰富的合作前景。围绕合作重点领域,南信大联合华为开展 “ICT+气象”“ICT+环境”等认证工作,双方加强深度产业融合转化,联合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和国际化发展。建议双方成立联合工作组,明确阶段性目标,形成定期会商机制,把战略合作落到实处、做到极致。  根据此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调动和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建“气象模式联合实验室”及自主安全可控的“气象云平台”;在人才培养上共建“华为学院”,探索面向未来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成立创新实训基地,在课程教材开发、实习实训方面开展合作;在产业合作领域,双方将联合开发“气象一体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共同推进中国气象业务技术进步,共同拓展国内外气象服务市场;双方还将合作打造面向未来的 “智慧南信”,结合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对智慧校园进行整体规划和实施。

我校师生收听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盛况

摘要:我校师生收听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盛况   本报讯 12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大会,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我校各级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集中收听收看大会盛况。  在行政楼会议室,我校党委中心组收看大会现场直播,集体学习领会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大家一致表示,为改革开放40年来的沧桑巨变深感骄傲,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干劲。  在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及报告厅等地,各职能部门及学院师生认真收听收看大会盛况,聆听习近平重要讲话,大家聚精会神,不时记录笔记,听到振奋人心之处,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十多年来我亲眼见证了乡村旧貌换新颜,泥路变公路、土房变高楼、自行车到轿车,人人奔小康……”2018级文学院张庆芳成长于安徽的农村,身边的飞速变化让她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如同一把时间刻刀,为我们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奋斗是庆祝改革开放的最美姿态”,师生们表示,面向未来,要一如既往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肩负更为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杨硕)y

第02版:专版

2018年度学校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新闻事件评选

摘要:2018年度学校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新闻事件评选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校党委中心组定期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会,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学习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会等;隆重举行庆祝建党97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组织中层干部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接受以“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为主题的集中培训。   2.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在新的形势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上来。全校22个基层党委(党总支)顺利完成集中换届选举,换届工作平稳有序,换届纪律风清气正;组建两个巡察组,对四个基层党委(党总支)开展首轮校内巡察工作;文学院中文系党支部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3.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与任务进行全面部署。积极组织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省级机关工委、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活动,承办第二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之“信仰的味道”高校思辨PK赛,获四项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彰显了学校思政育人成效;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积极推动我校美育工作健康发展;举行“守岛英雄”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来校成功演出两场;学校官方微信获中国大学官微百强,关注量升至七万。 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4.各级领导关心指导我校发展。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点名表扬我校积极参与国际高水平科研合作;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听取我校工作汇报;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ElenaMan鄄aenkova、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来校考察;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沈晓农、矫梅燕、于新文分别来校推进局校合作;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来校推动名城名校深度融合发展;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特色兴校,气象万千》报道我校办学成绩。   5.《光明日报》头版刊发《南信大开放办学的实践与启示》,阐释解放思想如何使我校走出一条行业特色大学转型发展的创新之路。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围绕“南信大精神”大讨论,开展征文活动、校史知识竞赛等,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举办“40年来路,那些感动我们的故事”演讲比赛、“我与改革开放同行”教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迈进新时代,幸福舞起来”教职工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全校各级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集中收听收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盛况。   6.全面挺进全球主流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前80位。位列U.S.News2019世界大学排名内地高校第54位;位列QS排名中国高校并列第74名;位列软科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79名;上榜泰晤士排名全球501-600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并列第15。   7.新增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目前,我校已有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在自然指数(Na鄄tureIndex)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也成为高水平科研成果增长幅度最大的中国高校。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8.新增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一次性增列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新增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博点覆盖所有本科专业。   9.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是国科大签约合作的第一所地方高校。两校开展本-硕-博一体化联合培养,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授课过程均由双方共同完成,并择优选拔1/3的学生攻读国科大研究生。首批招生310人于9月顺利入学,分地理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和电子信息类三大类,每个大类下设4个专业方向,两校的合作模式将作为范例予以推广。   10.跨界合作、多元协同,共建机制再升级。与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联合举办“科教融合、校所对接”交流活动,中科院20家科研院所的70位专家集中来校洽谈合作与学术交流;与中科院生态所、南京湖泊所,以及中船重工第七二四所签署合作协议;与江苏省社科院签署“升级”版共建协议;作为首个合作高校,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与北京大学、防灾科技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建;拓展与应急管理等行业部委的合作;与航天宏图、墨迹天气、象辑科技等知名企业签约合作;推进与熊猫电子、京东集团、中国华云、中科三清等企业合作。   11.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国家气象事业现代化发展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和国家防灾减灾服务社会的业务需求,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共建气象模式联合实验室、气象云系统、华为学院、智慧南信以及开发气象一体机等。   12.始终与气象事业同频共振。校长李北群受聘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咨询委员会首届委员;中国气象局向我校赠送风云四号业务系统,支持我校气象台和综合观测基地成功升级改造;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2)成立暨第一次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先后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以及四川、黑龙江、辽宁、江西、贵州、海南、安徽等10家气象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廖宏、周波涛入选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作者名单;我校教师首次亮相中央气象台早间天气会商;荣获中国气象学会 “第十届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国家首席预报员走进我校为本科生授课;首次五省气象部门生源地实习结束;与新疆气象局合作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青少年气象夏令营。   13.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构建人才培育“新生态”。推出安心工程“N+10”政策,推动薪酬改革、职称评聘、团队组建、人才培育等新理念、新举措;拓展人才招聘渠道,持续实施 “校长面对面”“全球邀约高被引作者”等人才引进举措,举办港澳、西南、东北等六地“一站式”专场招聘;构建全天候、立体化、一站式人才联络与服务系统,实现服务模式由“牵、引”向“助、推”转变。   14.成立江苏省首个“海外院士工作站”。依据“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批项目”的运行机制,已吸引来自欧洲科学院、法兰西科学院、加拿大皇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工程院等的8名院士加盟,推动我校率先建成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聚集区。   15.高层次人才数量、质量、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全年招聘博士以上高端人才120多名,其中50%以上拥有海外学习经历;全年培养或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20人 (次);获批江苏省特聘教授、“333工程”第二层次、双创人才等省部级人才项目50项,其中江苏特聘教授入选人数居全省高校之首。   16.“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江苏唯一以省属高校为牵头建设单位的协同创新中心。此次教育部共认定59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有4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入选。   17.刘青山教授获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批2018年度“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项目2项;获批120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其中杰青1项、优青2项、重点类项目4项,获批经费6541.192万元;陈海山教授和刘青山教授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实现了我校在该项目上的重大突破,位列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高校排名第25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1项,中央财政经费2229万元;参与5个重点专项课题16项,中央财政经费4730万元。获批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3项;获省部级奖项5项。   18.多项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李天明教授团队在美国气象学会期刊BAM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大气环境中心在《Nature Geoscience》发表科研成果;管兆勇教授团队、李文铠博士分别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成果;刘毅教授团队在遥感类顶尖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发表研究成果;张明道副教授在工程、材料与化学领域公认的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热点文章;气候动力学研究中心成果入选《Scientific Reports》2017年度TOP100学术论文;章炎麟团队在大气化学重要期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连续发表3篇论文;李旭辉教授主持完成的“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的相互关系”项目荣获2018年度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19.承办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会议。这是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会议39年来第二次在中国举办,也是首次在中国高校举办;举办第四届云计算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央视连续两天作会议报道;召开第一届GEOS-Chem亚洲会议、陆地生态系统与农林气象国际研讨会、第三届温室气体通量国际研讨会等。《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分别获评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召开全校社科发展大会;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获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联合科学委员会会议   20.我校与江北新区签署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气象谷,共建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2018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年会暨气象产业大会在我校召开;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江苏长三角智慧水务研究院等签约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项目;深化校地共建,建设气象特色小镇;聘任来自省内各行业的12名产业教授;江苏天技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在我校设立“天技科技励志奖学金”;持续推进与南通市通州区、苏州市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合作;与六合区签订科技创新合作协议。 我校与江北新区签约   21.首次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与《环境科学概论》4门课程获批,获批课程数量位居全国第51位。   22.汇聚优质资源,打造“金课”。构建通识类、专业课程类、公共基础类、创新创业类四大模块的南信大 “金课”体系。大力推行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实现校内外优质教学团队融合、本科生与研究生学习贯通、英语课程多元化、课程选择自主化、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动态化,为各种类型的学生定制合适的英语课程,学生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满意度超过80%。   23.构建“三位一体”的专业认证体系。2018年材料物理、环境工程2个专业接受专家现场考查,2019年安全工程、测绘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专业获批受理;组织编制了大气科学类理学专业认证的补充标准;对标国际,启动了化学专业的国际认证。   24.“信大云创空间”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2018年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人次达 2400余次。荣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5项一等奖,获奖层次与数量均列全省第一;斩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参展项目一等奖、首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品成果展决赛一等奖;承办第四届江苏省“互联网+”大赛决赛;韩硕同学获评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傅宇同学受邀在省教育厅学习座谈会上汇报工商管理研究生党支部党建工作;陈曦同学荣获2017年江苏省大学生“校园青春榜样”荣誉称号。   25.银燕教授当选江苏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朱彬获评首届全国气象教学名师;金双根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陆春松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德国籍专家KlausDieterFraedrich荣获“江苏友谊奖”;两位外籍专家Dr.FranzMartinSCHNAITER和Dr.TimothyJohnGRIFFIS成功入选第五批江苏 “外专百人计划”名单;赵海坤荣获2018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论证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接续师范传统开展教师教育;推动实施“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   26.狠抓教风学风建设。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怎样学、为谁学:高校学风建设的主题》;各学院将学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教学与学风督导组,出台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多方动员和组织学生报考研究生,多举措为考研学子提供服务;修订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落实 “周检月报”制度,进一步强化学生行为规范。   27.校领导组团当“班主任”,助力新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校领导赴江苏12个地市开展“校长面对面”活动,暑期亲赴各地为新生送达录取通知书;20名学生受聘第二届学生校长助理;2018年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再创新高,生源质量与数量稳中有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首次加盟“专转本”13个专业录取分数列全省第一。   28.首次开设校史文化类课程《信大史话》,为学生全方位立体展示我校发展的纵深轨迹。举办“名家面对面”主题系列报告会,曾庆存院士、秦大河院士、欧阳自远院士、吴为山教授、陈俨少将、黄培义少将等为新生作入学教育主题报告;首次承担省内少数民族学生自主集中培养任务;作为学校大类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尝试,成立龙山书院。   29.报考我校研究生人数翻番增长,生源结构明显优化。首次获得江苏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首次满额获得江苏研究生创新活动三大项目申办权,即江苏省研究生无人机科研创新实践大赛、江苏省研究生“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暑期学校、江苏省研究生“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学术创新论坛,成功承办,影响广泛;承办第二届江苏高校研究生院院长工作讲坛;获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奖项45项,为历史最好成绩;在2018年江苏省优博优硕论文评选中综合入选率达百分之百;“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研究生导师团队”获江苏省 “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荣誉称号。   30.滨江学院无锡新校区正式启用,喜迎首批2545名新生。滨江学院新校区设有物联网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等11个学院,35个本科专业。设有3个博士专业、6个硕士专业、2个本科留学生专业;学院还与无锡市能源、交通、环保等20多个行业领域的企业签定了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协议。 滨江学院无锡校区启用   31.我校代表团访问世界气象组织。WMO南京区域培训中心首次举办高级管理研讨班 (部长级)。目前该中心已举办126期多边、37期双边短期培训班,培训了来自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余名学员。3名学生经选拔赴世界气象组织挂职锻炼。   32.成功举办首届“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国际学术研讨会。与美国圣约瑟夫大学、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挪威大气研究所等签署合作协议;我校与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入选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培育点,前期入选的雷丁学院和数字媒体艺术项目顺利通过教育厅的中期考核。   33.学生国际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首次设立本科生出国(境)学习校际交流奖学金,同时推出系列长、短期校际交流项目。2018年,我校各类出国项目累计已派出学生共计382人:其中三个月以上交流生228人,短期交流生154人。国际教育学院成立十年来共培养了来自108个国家的1500多名本硕博学历生,2018年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652名留学生来我校留学,并实现了南京、无锡两地留学生协同培养。   34.港澳台工作全面开展。已与8所台湾高校、2所澳门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领域涉及科研合作、师生交流、高层次人才聘用等。2018年我校共接待港澳台来校交流学生178人,派出134名学生赴港澳台高校参加交流。目前学校聘用台湾籍教师6人,来校交流教师13人,我校赴港澳台参加交流教师23人。   35.成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侨界联合会,成立江苏省侨界专家联合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侨联副主席、党组成员隋军,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黄仕亮,中国侨联副主席、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周建农等来校指导统战工作;成立校欧美同学会;成立校农工党支部,我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增至5个。   36.男乒包揽泛波罗的海大学生运动会单打冠亚军。男排、女足斩获省运会三连冠、沙滩女排卫冕冠军;跆拳道队获省运会三金一银两铜;击剑队包揽省大学生击剑锦标赛男女重剑甲组金银铜牌;在人民网“2017中国高校体育竞赛榜”中位列全国第41名、江苏第1名;成功举办校园马拉松比赛、体育文化节。举办“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教职工文艺汇演,开展全校教职工风采艺术节、趣味运动会、校园健身走等活动。   37.文园学生公寓20、21、22幢如期交付,首期三栋宿舍率先实现集中供冷供暖供热水三联供。大礼堂、藕舫园、水塔公园、长望塔、中苑老食堂、北辰楼东阶教室、雷丁学院智慧教室等地出新改造,改造升级后的南阶“考研教室”迎来首批“入驻”的考研学子;西苑校区建成赛事标准的灯光球场,进一步满足体育教学、师生锻炼需要。   38.学生食堂6个楼面升级改造完成,就餐学习环境得到极大提升,被师生评价为“网红食堂”。校内增设了快递服务中心、校园咖啡厅、京东便利店、天猫超市和学校官方文创商店等,极大方便了师生生活;开通地铁站到学校的接驳车及校园巴士,校园交通服务大升级。 改造后的中苑老食堂   39.打造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服务平台,梳理122个业务流程,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路;首次实时展示“大数据”智慧迎新;完成169间标准化考场的升级改造;成功上线“虚拟校园卡”系统,满足师生移动支付需求;开通Eduroam访客网络;学校主页成功改版,同时完成50余个二级网站改版,进一步提高了校内网站安全性和整体性。   40.2020年国际气象教育大会暨庆祝建校60周年筹备工作全面启动。以筹备工作为契机,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注重学术引领,彰显国际化特色,有效推动一流学科建设;集思广益、细化工作,统筹有序推进,加强开放办学,力争为学校60周年校庆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不断扩大新闻宣传影响力,主流媒体刊发外宣稿件近400篇,国家级媒体刊发数量年增长41.6%,在人民网发布的2017-2018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中排名全国49位。

第03版:校园新闻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受聘我校双聘院士

摘要:“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受聘我校双聘院士   本报讯 12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加盟我校,受聘为我校双聘院士、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上,校长李北群为欧阳自远院士颁发双聘院士、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主持聘任仪式。截至目前,我校在聘的双聘院士共计6位。  李北群校长表示,一年多来,我校引进170多名专任教师,高端人才比例创学校新高,排名行业高校前列。李校长真诚感谢欧阳自远院士对我校的关心和帮助,并表示在欧阳院士的指导下,我校各项事业发展必将取得长足进步。  欧阳自远院士高度认可我校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各项工作。他表示,空间时代的到来,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应进一步拓展地球科学视野,系统研究比较行星学、月球科学、火星科学等,只有加深对行星表面大气、生态环境、内部结构等的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地球,“很幸运南信大已看到了这一点”。  据悉,欧阳自远院士将担任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我校大气科学、地球科学、遥感与测绘等学科学位点建设、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工作提供帮助,并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指导。  随后,欧阳自远院士做客我校“名师面对面”,在风云剧场为学校师生带来科普讲座《中国探月梦》。年逾八旬的欧阳自远院士精神矍铄,畅谈新时代续写建设航天强国新篇章,其谦逊的风格态度、深切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了在场师生的心,现场响起热烈持久的掌声。(杨硕)

我校聘任12名产业教授

摘要:我校聘任12名产业教授   本报讯 12月19日下午,我校聘任首批12名产业教授。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韦忠平出席聘任仪式。  会上,韦忠平副校长宣读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产业教授名单。随后,各产业教授分别做了自我介绍。  李北群校长表示,我校把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作为近期学校发展的突破点。产业教授加盟南信大,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和优势相结合,必将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我校科研能力。他希望,在各位产业教授的支持下,借助企业的土壤,教师的研发能力得以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得以培养,优秀的科研成果得以转化。现场,李北群校长为各位产业教授颁发了聘书。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潘继征代表产业教授讲话。他讲述了自己与南信大的深厚渊源,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推动南信大的发展是每一位产业教授的责任”,他表示,产业提升的真正力量在高校,与高校合作、形成团队,才能不断推动产业进步,才能更好地回报学校。 (曹珊)

图片新闻

摘要:图片新闻   本报讯 12月19日下午,体育馆内一派欢快热闹的场景,我校“迈进新时代,幸福舞起来”第四届教职工广场舞表演赛在这里上演。  来自全校21支代表队的近900名教职工精神抖擞地参加了比赛。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出席并致辞。  比赛中,各参赛队男女搭配,有中层干部,有普通教职工,大家身着统一队服,以优美的造型、整齐划一的动作和标准有力的舞姿,诠释了我校教职工的热情与活力。  最终,后勤服务总公司代表队,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联合四分工会联队,联合三分工会代表队获得一等奖。联合一分工会代表队等7个代表队获得二等奖;联合二分工会等15个代表队获得三等奖。(梁丽)

我校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中喜获佳绩

摘要:我校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中喜获佳绩   本报讯 12月25日下午,第二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闭幕式暨东南大学专场活动在东大九龙湖校区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我校师生喜获年度“最美的信仰之声”奖、高校思辨PK赛“最佳指导老师”奖、高校思辨PK赛“最佳辩手”奖、高校思辨PK赛季军等四个单项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获奖数位列全省高校第一,充分彰显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2018年5月,“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再次扬帆起航,包含 “我读马列经典”大型微朗读活动、“信仰的味道”高校思辨PK赛、青马公开课以及“我读马列经典”沙龙等四大特色鲜明的活动板块。  我校积极参与活动,发挥 “习研社”等理论性社团的作用,掀起重温经典魅力的热潮,遴选报送的“我读马列经典”大型微朗读作品从2000余部朗读音频中脱颖而出,6部作品入围月度“最美的信仰之声”,初清华老师的朗诵作品是全省获奖10部作品中唯一的高校代表;我校积极组队参加并承办了 “信仰的味道”高校思辨PK赛,由蒋星宇、张羽、衷琴、刘若雪组成,曾维和、王芳担任指导教师的思辨战队围绕辩题精心准备,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三辩蒋星宇获“最佳辩手”奖并在闭幕式作主题演讲,曾维和老师获“最佳指导老师”奖,辩论队获季军。学校全力协办高校思辨PK赛现场辩论赛,做实做细各项工作,高质量的赛事组织和服务工作获得主办方和参赛师生的一致好评,受到《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重点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吴琪琼)

要闻荟萃

摘要:要闻荟萃   详细新闻内容请点击:http://news.nuist.edu.cn   ●12月5日至9日,副校级领导刘宣飞率队访问马来西亚三所大学,推动我校与马方校际合作项目。   ●12月 7日至 8日,2018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研究会年会在我校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出席开幕式。   ●12月7日,第九届“外教社杯”微课大赛江苏省赛区颁奖典礼暨江苏省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培训基地第八期培训班在我校开幕,副校长戴跃伟出席颁奖典礼。   ●近日,我校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3篇和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3篇,这是我校参评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12月 13日,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汤诗杰一行来校调研并签署合作协议,副校长韦忠平出席会议。   ●12月 13日,校领导李北群、刘宣飞会见了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副校长EnriqueHerrera-Viedma教授一行。   ●12月13日,我校召开外语学科建设专家论坛暨南信大英语专业开办40年座谈会,校长李北群出 席 开 幕式。   ●12月14日,江苏天技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向我校捐赠40万元设立“天技科技励志奖学金”,校领导李北群、戴跃伟、胡明保出席捐赠仪式。   ●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副校长戴跃伟出席并致辞。   ●12月14日,我校召开2018年度省内函授站工作会议,副校长闵锦忠出席会议。   ●12月15日,2018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我校考点工作圆满结束,戴跃伟副校长带领考试领导小组成员到考试现场巡视。   ●近日,我校“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研究生导师团队”喜获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荣誉称号。   ●12月16日,江苏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在我校召开,副校长闵锦忠出席会议。   ●12月18日,我校召开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共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向老同志通报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12月18日,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王骏发校长一行来访我校,校领导李北群、刘宣飞会见了代表团。   ●12月19日,江苏省生产力学会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模范学术社团”称号。   ●12月20日,我校召开党建工作例会,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并讲话,要求各二级党组织认真做好总结,探究问题,谋求发展。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主持会议。   ●近日,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通过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中期考核●12月21日,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敦宝分别就《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部条例作专题辅导培训。   ●12月21日,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校领导李北群、戴跃伟出席会议。   ●12月 21日,印度尼西亚巴苏鲁安市市长M.IRSYADYUSUF,SE.MMA一行来访,校领导刘宣飞会见来宾,双方达成国际教育合作意向。   ●12月22日至23日,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我校考点工作顺利进行,省教育厅副厅长苏春海一行来校巡视,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张永宏陪同巡视。   ●12月22日至23日,首届全国中尺度气象学论坛在我校气象楼报告厅召开,我校王会军院士,副校长周伟灿、闵锦忠出席会议开幕式。   ●12月24日,澳门城市大学张曙光校长一行来访我校,校长李北群会见了代表团。   ●12月25日,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金良一行来校考察指导,校领导李北群、邓志良、胡明保、韦忠平出席座谈会。   ●12月25至26日,第七届“迎新杯”中层及以上干部、教授乒乓球赛在体育馆举行,副校长闵锦忠为获奖单位和选手颁奖。   ●12月26日,中国民主同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省政协副秘书长吴胜兴,我校校长李北群出席成立大会,副校长、校民盟主委江志红主持大会。   ●12月26日,新建藕舫楼举行开工仪式,校领导李北群、邓志良、胡明保出席开工仪式并剪彩。   ●日前,我校文学院中文系党支部喜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立项,这是全省25个立项单位之一。   ●日前,我校大气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朱志伟教授成功入选第四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8-2020年)人选名单。   ●12月26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舒红平一行来校交流,我校副校长周伟灿出席座谈会。   ●12月27日,我校举办“同乐江苏进校园”南信大2019年国际生新年晚会,副校长江志红出席晚会。   ●12月28日至29日,大气院召开2018年度工作总结大会,校领导江志红、闵锦忠出席大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5309次访问,全刊已有360782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