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供给侧改革,为气象人才培养注入活力

   期次:第14期      查看:42   

  11月,就业旺季,全国气象部门又将在我校打响一场如火如荼的“抢人大战”。这已经是我校连续16年吸引来自中国气象局在京直属机构以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的百余家单位前来选聘英才,每年提供的近两千个岗位涵盖了大气科学、地理遥感、环境科学、信息工程等一批专业,相关专业毕业生常年走俏、供不应求。

  “我校始终坚持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立足气象、面向社会,以‘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战略全面支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校党委书记李廉水说。仅在气象行业中,中国气象局六位局长中的五位、省级气象局50%的领导干部以及全国气象系统70%的技术骨干都毕业于我校。南信大结出的气象人才种子,最终连起了一片枝繁叶茂的森林。

  但人才培养改革永远没有完结篇。现如今,面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气象事业的不断革新,我校乘势而发,从人才培养供给侧端发力,为气象人才培养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摸准脉搏,才能对症下药

  2015年2月,一纸公文上了校园“热议榜”,刷屏了师生们的朋友圈。

  教育部、中国气象局联合颁发 《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创新气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气象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9条指导意见。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本科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我校自觉扛起了大旗,掀起了新一轮气象人才培养改革的浪潮。

  明确需求侧,才能改革供给侧。文件下发后,我校主动问计业务部门,去年先后赴湖北、湖南、江西多地气象部门开展调研,召开9场座谈会,实地考察了省、市、县16个气象业务平面和观测台站。去年,我校牵头成立了 “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今年,还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上海市气象局等签署合作协议;以学院为单位与业务部门开展的交流互动更是不胜枚举。

  “教学大纲制定要落地,每门课程的重要知识点、重要概念等一定要讲深讲透”“要努力克服当前气象本科教育保姆式培养的倾向”“着重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建设,特别是仿真环境教学建设”……谈到最关心的人才问题,各气象业务部门纷纷献计献策。而大家所强烈关心的,还有“复合型气象人才的培养”

  这在气象部门每年的招聘计划中可以佐证。曾有河北省气象局来校招聘短期预报岗位,专业要求为气象学、大气科学,但明确提出要“具有数值模式开发、计算机编程能力”;浙江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则招聘计算数学或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但“应具有大气科学相关专业学习经历”,气象部门对复合型人才求贤若渴。
事实上,我校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复合型气象人才培养的探索。从专业设置开始

  在传统气象学科基础上,学校先后增设了环境气象、公共气象服务等方向,形成了行业融合、学科交叉的“大气象”专业链。而对非气象类专业学生,学校专门开设了与气象相关的十门课程,称之为“3510气象课程”。而在气象部门负责人看来,“这些复合型人才更加适应气象现代化的要求,在工作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除了专业需求外,困扰气象部门的还有就业选择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中西部地区气象人才需求缺口大,却频频遇冷;东部发达地区人才需求日趋饱和,却年年受到毕业生追捧。解决这一问题还需从招生源头挥舞“指挥棒”。根据《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气象部门的反馈,我校在2015年招生计划编制时,即明确指出了要 “面向气象事业发展需求,加大气象类专业在中西部地区的投放”。2014年,我校气象类生源中,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占50%,江苏生源占到35%;而2015年以来,来自中西部地区的气象类生源占比都接近70%,江苏生源占比则缩减到15%以下

  一边是招生指挥,一边是就业指导。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西部地区毕业生选择回到家乡。藏族小伙扎西罗杰学的是雷电防护与科学技术专业,今年毕业后他回到了西藏那曲地区气象台工作,因为“我的家乡非常缺乏防雷方面的人才,而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出来是为了更好地回去”;去年毕业的新疆姑娘陈丽却在就业时有过彷徨,最终她放弃了在江苏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去了新疆昌吉北塔山气象站工作,因为“这里更需要她”。在这个距中蒙边界只有40多公里的国家一类艰苦站,陈丽在日记中写道:“这里四野苍凉、人烟稀少,而我浑身干劲满满;我们卑微如尘,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我们肩负重任,励志风云勇开拓,我们是光荣的气象人。”

  不忘初心,才能改到深处

  从广东“打飞的”到南京,只为跨省 “蹭”一堂高校选修课。这一幕,出现在我校的“热带气候动力学”课堂上。“蹭课”的“学生粉丝”来自北京、山东、广东等地,能容纳200多人的教室每堂课都爆满,来得晚的学生还得站着听课。作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的李天明教授其实并没有教学任务,开授课程完全是他提出的 “额外加班”。这是一堂纯理论课程,每堂上课都有三个小时,并且用全英文的PPT讲授,但是却没有人打瞌睡,甚至都没有人掏出手机看一眼。虽然内容深奥,李天明却用互动启发式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同学们的每个疑问,他都会立刻停下当前的教学进度,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我教会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考’,告诉他们如何做科学研究。”李天明说。比起原汁原味的前沿学术PPT,李天明认为,“思考方法”的教学远胜于知识灌输,纯理论的“课堂”里,传统式的“满堂灌”更不可取。

  对此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流体力学》的授课教师张文君教授,这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艰深课程常常被学生私底下称为“天书”:理论性很强,但作为重要基础课又必须学好。为了让学生充分把握知识点,张文君在授课时会引入大量的案例。如在讲授大气旋转之前,他会用风场图等实物让学生对地偏转力有直观的印象,抛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再细细讲解其中道理。

  而对偏向实践类的基础课程而言,如何让理论对接实践成为最大的难题。讲授《天气学分析》的授姚素香副教授团队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采取了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将课堂让位于学生。课堂上,最受学生欢迎的要数“近期天气”这个环节。每节课,姚素香都会带领学生们一同对近几日有特点的天气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让学生自己尝试预报天气,并在课堂上作总结汇报。为了理论对接实践,姚素香还会用每堂课最后1/4的时间指导学生绘制天气图,课后再由学生独立完成余下的绘制。

  类似于《流体力学》《天气学分析》这样重中之重的基础课,被称为“双基”课程。面对用人单位的呼吁和学生长期发展的需求,我校在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同一学科专业群或不同学科相近专业群至少需要选择5门左右课程作为学科核心课程进行建设,强化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双基”课程必须由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经历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同时建有课程教学团队。《天气学分析》是小班化教学,为了满足一个年级15个班级的授课需求,该课程建立了一支超过20人的教学团队。由于该课程中“近期天气”这类授课方式对知识更新的要求,团队所有人员每1-2周都会进行一次集中备课。而为了紧密对接业务,本学期团队还邀请了来自江苏、上海、山东三地气象部门的首席预报员来校研讨,共议更加契合一线业务的教学方案。学校对 “双基”课程建设还进行了专项经费扶持,不忘教学初心、回归基础本位培养模式的决心可见一斑。

  除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外,“第二课堂”同样在气象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以业务化标准一天值班15小时观测天气变化、亲自安装和维护气象仪器、协助实践教学、培训新成员、宣传气象科普知识、接待考察和访问……在今年的国奖答辩上谈到自己参与的 “观云测天”计划时,大三的杨显轲显得特别自豪。“观云测天”实践计划实施至今已有6年,全校所有对气象观测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加入。根据实践方向的不同,该项目分设了常规气象观测小组、激光雷达观测小组、观测数据处理小组、自动气象站研发小组和雷达探测小组等,还会定期举行气象探测技能大赛,创建了一种“新型开放式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课堂外教学远不止于此。《PM2.5与生活健康》《“好”臭氧与“坏”臭氧》《火烧赤壁与中国古代的气象战争》……这些课程都是我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流量担当”。我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在江苏省高校中位居前列。而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的浪潮,我校也启用了“南信大教育在线”网络在线教学平台,是集MOOCS、微课、SPOC课程等多种类型的课程建设、教学互动、资源管理、教学成果展示、教学管理评估、移动学习于一体的新一代网络辅助教学服务平台。为丰富学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学校在加强本校通修课程的建设基础上,还从校外引进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以在线学习的方式供学生选修,全年学校在线平台课程访问量约14万人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分层分类,才能精准发力

  阿拉斯加时间凌晨两点半,是硕士生谢泽林需要打起精神准备北极大气中探空观测的时刻。他熟练地初始化传感器,填写好观测日志,待探空气球充好气、连接着的传感器上绑好绳,此刻离观测时间4点还剩几秒。今年8月2日,谢泽林被导师王召民教授选中,作为“Araon”号上的探空观测员之一,登上这艘为观测北极数据而启航的科考船,与来自7个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共事,收集大气、海洋和地质的观测样本。

  谢泽林的幸运并不是偶然,在南信大,硕士生参与重要科研项目司空见惯,而本科生进入实验室也并不稀奇。滕飞教授的 “环境与能源新材料研究室”是“校红”,在这里,学生可以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打游戏,可以称老师为“老滕”;但是论文必须用英文写,产出也必须高水平。实验室的学生中,有在《Nature》子刊发表影响因子为5.08论文的,有同时获得牛津、剑桥等四所大学offer的,还有被保送至清华硕博连读的……近40名学生几乎人手一篇SCI论文,其中还有一半以上是本科生。“创业先锋”宁梓傲也正因在参加老师课题时发现了商机,由此衍生出了《微果驿站》创业项目,该项目从入围全国总决赛的3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把本科生当作“准研究生”来培养,让本科生提前介入科研项目、接受科研训练,在本科生中深深植下了创新的种子。

  而这些,只是我校分层分类培养“业务技能、学术潜力、国际交流”人才的一个小小样本。在学术潜力层面,我们以“长望实验班”“长望竞赛班”“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在内的一揽子举措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在数学建模竞赛中,我们曾捧回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唯一的“高教社杯"以及美赛最高荣誉 “特等奖”;而“长望实验班”又是人才培养的另一面大旗:立足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杰出气象人才。赵寅是今年刚毕业的长望班学生,她获得了中科院直博的机会,而和她同宿舍的另外两名女生,也被保送至本校硕博连读。一个宿舍三个人全体直博,但在人才济济的长望班里,她们或许也并非是最耀眼的明星。

  对于基层气象部门更需要的“业务技能”型学生,我校也开出了“以专业链对接业务链”的培养“处方”,完成了与“综合观测-信息处理-预报预测-公共服务”现代气象业务链的无缝对接。除了专业设置外,我校还面对气象类学生开设了形形色色的实践活动,学生可自愿选择参与,例如大气科学类校外(野外)实习实践科学考察项目中等等。

  在业务技能、学术潜能的基础上,我校又以“国际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从专业的联合培养、联合办学,到开办  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雷丁学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之路日趋成熟。本硕博皆就读于此并留校任教的“土著”陆春松就是一例。读书期间,陆春松在导师牛生杰教授的推荐下,来到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成为双方联合培养的学生,给了陆春松更加广阔的学术舞台。厚积薄发的他留校工作仅四年,就获得了多项大奖,还开创了中国学者获得“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的先河。现如今,1982年出生的陆春松已经被破格提拔为教授,并成为了一名博士生导师。

  五十余载的精心培育,紧贴气象行业的坚定决心,南信大从未忘记建校之初时立下的“培育天下英才,振兴中国气象事业”的凌云壮志。一代代学子从这里走向气象行业,根植在他们身上的,是学校教予的知识和技能;烙印在他们记忆深处的,是校长蒋建清在开学典礼时的谆谆教诲:“怀揣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乘势而为、建功立业,你们将为青春谱写辉煌!” (林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678次访问,全刊已有362111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