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为学子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我校滨江学院办学十周年培养学生 17000余名
   期次:第8期      查看:44   

  5月27日,我校滨江学院迎来建院十周年庆典。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十年来,滨江学院已培养了各专业毕业生17000余名,办学质量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十年来,滨江学院给予每一个学生的,正是启迪思维、授予方法、培养能力、唤醒真情,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养成终身受用的习惯全年组织2600多名大一新生参加早操,组织5437名学生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中上晚自习,这是滨江学院2011年的数据统计。
  一早一晚动真格,从进校起就注重培养学子早睡早起、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尤其一年四季不间断的集体早操,不仅督促同学们锻炼身体,还基本告别了不吃早点,更让第一节课的精神风貌和整体学风大有改观。
  每年三月、四月间,学院还组织开展了“学风建设月”活动,“敦品励学,争先创优”、“我学习,我成才”、“自律、自立、自强”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也相继在各系及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近几年的教学检查中,任课教师对班级打分中反映学习风气的指标平均上涨了3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平日里的各种行为规范也在向习惯转变。一次,大遥系团支书因赶时间穿着拖鞋就走进了办公室,辅导员陈凯峰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他。陈凯峰2011年从滨江学院毕业留校工作,身份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他对好习惯的体会格外深切。
  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十年来,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全方位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像陈凯峰一样,学院老师特别是辅导员为此都没少吃苦头。起得比学生早、睡得比学生晚、每周至少深入宿舍两次、深入课堂听课一次。“养成良好习惯,树立集体观念,强化组织纪律,我们首先要做好表率,”陈凯峰如是说。
  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在学院2011年的考研表彰暨动员指导大会上,284名当年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收到一份特别的奖品———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所著随笔作品《幸福了吗?》,引发了大家对人生规划的思考。
  “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这是滨江楼一楼内墙的一行字。学习并不是为了学习本身,而是全面提升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近年来,滨江学院考研通过率逐年稳步上升。2011届学生考研上线率达11.88%,录取率达到9.37%,在省内同类学院中名列前茅。其中36人被985及 211大学录取,占录取总人数的12.68%。2012年,13.84%的上线率再创新高。
  在“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大赛等竞赛中,滨江学子也捷报频传。同时,每年还有一批学生被美国底特律大学、法国国立科学技术与管理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录取。
  技能型、精英型、国际化,针对滨江学生的特点,学院坚持“精细定位,分类培养”,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创业型人才。除了合理引导有意考研的同学外,文理科实验班、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类权威考证培训、具有专业指导的“大学生创业园”、畅通出国留学服务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为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打下基础。
  最近,自控系孙英男老师又收到2005级通讯工程专业一名学生的喜报,该学生已完成在利物浦大学微电子技术专业的学习,顺利留在英国工作。
  唤醒体味真情的感恩院庆前夕,滨江学院“一封家书”活动的精华选篇集结出版,书中按内容分为 “父母爱”、“母校冀”、“师生情”、“同窗谊”四个部分,成为感恩教育的生动教材。
  从2004年10月开始,学院号召辅导员和家长以书信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予站在新起跑线上的年轻人有益的启迪,至今已连续开展8年,共搜集家书近万份,成为品牌活动。一位家长在给女儿的信中说:“以往的联系都是用现代化手段,今天用书信肯定别有一番风味,既能看到笔迹,又能嗅到墨香,应该说这份情感十分温馨。”有的家长则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推进家校互动教育的方法,是人本思想的一种体现,是现代办学的一种理念”。活动对学生们更是触动颇深,正如书的序言中所说,让大学生们“对于曾经被自己忽略的父母付出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家庭和社会责任”。
  类似让学子体味幸福的感恩教育在滨江学院还有很多。今年母亲节到来之际,滨江学子们亲手折出一株株有“母亲花”美称的萱草花,放在宿舍桌边寄托思念和感恩母亲之情。而在学院十周年院庆晚会上,随着一首《父亲》的歌声响起,几位同学将自己的父亲请到台上,献上鲜花,大声说出“我爱您”,让现场众多观众湿润了眼眶。
  最近,曾获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博文奖的会计系辅导员郑晓坤的博客又火了一把,一篇题为《我的骄傲》的博文受到300多学生的回复,博文中饱含老师因学生的成长而感受到的幸福和骄傲。其实,教育本身就蕴涵着幸福。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精神的丰富,发现自身独特的价值,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幸福的人,这是滨江办学十周体会到的真谛。 (万卫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967次访问,全刊已有362093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