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哈佛—南信大联合实验室在 PNAS 上发表研究成果

   期次:第2期      查看:45   

本报讯

近日,哈佛—南信大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在我国大气复合污染成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实验 室 在《美 国 科 学 院 院 刊》(简 称 PNAS)在 线 发 表 题 为“Aqueous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rom fossilfuel emissions in winter Beijinghaz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一次有机气溶 胶(POA)在 液 相 中 快 速 氧化 转 化 为 二 次 有 机 气 溶 胶(SOA)的新机制。

本研究通过深度解析2016年北京冬季“红色预警”重霾期间的观测数据,发现在高相对湿度(RH>75%)的条件下,化石燃料(而非生物质燃料)排放POA 可以在液相中快速氧化转化为 SOA,液相 SOA 粒径增长显著;研究进一步通过对有机气溶胶的质谱图及化学组成变化的分析表明,POA 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如多环芳烃)的氧化及其开环反应可能是这类 SOA生成的主要机制;研究还发现液相氧化过程中,OA 吸光性先增强后减弱,最终的液相 SOA吸光性较弱,这与化石燃料排放POA在氧化过程中芳香族化合物的开环反应和芳香性减少一致。

本文揭示的 SOA经由 POA高效转化而生成的机制,可解释 2013-2018 年 SOA 随 POA 减排下降但同期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变化不大的现象,同时对于未来有针对性控制何种 POA 以深入减排 PM2.5 有参考价值;液相转化过程导致的吸光性变化对评估颗粒物的气候强迫及大气污染—天气反馈效应也有一定意义。

我 校 盖 鑫 磊 教 授 与 哈 佛大学 Daniel Jacob 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汪俊峰博士与叶建淮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盖鑫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416次访问,全刊已有361371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