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idea少女张琦渝:爱上“气象”这朵云

   期次:第18期      查看:96   




  她,获得2018年国家奖学金,推荐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免试研究生,获得“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担任第七届“观云测天”气象探测小组核心成员……她就是来自大气科学学院15级的张琦渝。
  “梦想中的云朵,胜过我见过的一切山川与河流”
  张琦渝与气象的缘分,始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家乡是重灾区,她便多了一份地震后的深刻经历。
  “当时不知道什么是地震,就产生了探索地震原理的兴趣”,慢慢地,兴趣延伸到了天文气象方面。再后来看了电影《后天》,电影中一位气候学家运用数值模型的方法,预测到温室效应引起的洋流变化将导致全球陷入极端环境,更加激发了张琦渝对气象奥秘的好奇。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心驰神往的气象专业。
  大二时,张琦渝从应气院转到大气院学习,由于转专业之前有几门核心课程没有学,导致她遇到了很多专业方面的困难。她甚至无法顺利地区分出高低云。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她利用课余时间抓紧补上这些基础课程,渐渐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在学习之余,爱动脑筋的她想,是不是可以开发一个软件?拍张照片就可以知道云的种类,帮助观测人员识别云状?
  张琦渝把这个想法与大气探测基地王巍巍老师交流了之后,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她便开始着手研究,最终,这个基于色位图的云量计算方法研究的idea得到了实现。
  “如果困难打败了100个点子,那我就是第101个”
  张琦渝说,自己是个闲不下来的人,总喜欢参加许多有趣的活动,给自己找了很多事情做,并享受着处理好一件件事情的过程。这不,她参加了观云测天小组、数学建模、主持大创项目……忙得不亦乐乎。
  张琦渝说,在准备数学建模竞赛时,团队的三个人都不具备特别突出的水平,一路走来,全靠大家的相互扶持和鼓励。甚至在参加国赛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进度远远落后于计划。但是小组成员没有因此而慌了手脚,他们咬牙坚持,硬生生地熬了两天通宵,攻破了所有问题。付出终有回报———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依次收入囊中。
  在科研道路上,张琦渝也遇到过棘手的事情。有一次,实验的数据出了些小差错,导致运算结果不尽人意,如果没有这组数据,就没有证据支撑理论,更没有办法分析得到结果。团队面临的局面是:进,就要从零开始,一切靠自己;退,便是一了百了无功而返。
  面对不理想的数据,他们毅然决定放弃错误数据,开辟新道路。没有实验数据怎么办?自己制作气象要素仪器,安置在校园各处,每个队员每天轮流检查,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原本考验数据处理能力的大创项目,居然最后加入了实践的部分。”这是张琦渝对于大创项目的意外收获,也是项目的创新点,最终项目圆满结题。“佛系但不随性,尽力而不强求”
  谈到大学三年的学习成绩,张琦渝十分谦虚。“每天高效复习的时间有6个小时就够了。”张琦渝说。高效率与思维导图的方法结合,她常常用两天的复习时间就可以复习完一门科目,如果距离考试还有富余的时间,她会再次温习课本和习题。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她最终收获了漂亮的成绩。
  在学习之外,放眼整个大学生活,张琦渝“佛系但不随性”的态度让她享受着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她的心里总是有一把尺子,期望拿到多高的成绩,就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去达成目标。
  未来,张琦渝将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攻读气象学硕士学位。这位idea少女仍将心怀大气,不断前行,当然,还有无数的“小火花”等待绽放。(张雪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0923次访问,全刊已有3619263次访问